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

时间:2025-10-19 15:14:37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1

坚持创新驱动,致力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湘江新区能否加快转型、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增强科技创新这个第一推动力,培育、蓄积更多内生动能。我们将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载体,充分发挥湘江新区科教资源密集、创新实力较强、新兴产业集聚的优势,加快创新要素的培育和聚集,形成更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新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产业是新区立区、兴区、强区的根本,要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引导工程机械、食品轻纺、有色金属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认真落实制造强省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制造+互联网+服务”工程,提升和优化5大工业园区和6大现代服务业平台功能,打造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研发、旅游度假、医疗健康、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文化创意等新业态的培育,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改革开放,着力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湘江新区承担着打造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新高地的使命,这既是一篇“新”文章,也是一篇“难”文章。我们将始终高扬改革开放大旗,以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大力破除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矢志不渝破旧立新、攻坚克难。改革方面,扎实推进要素供给、市场主体、行政审批等“十大改革”,着力破解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特别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区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破解建设中的要素瓶颈和发展难题,以优良的政务服务释放市场活力。开放方面,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抢抓国家对外开放重心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重大机遇,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全面融入省内“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区域发展战略,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协作,积极推动企业、产能、技术、资本等更好地引进来与走出去,扩大开放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着力加强省外联接、省内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畅通航海、铁海、江海联运通道,打造通江达海、联接国内外的物流、贸易通道和综合性开放平台。

坚持两型引领,努力打造绿色发展新标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湘江新区依山傍水、人杰地灵,集山水洲城于一体,是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作出了许多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将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提升,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生产生活之中,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努力在能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广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不断巩固扩大两型社会建设成果。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坚持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打造舒适、高雅的'生活环境,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真正实现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留给城市居民。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认真落实省政府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铁腕治水护水,全力造绿复绿,提升品质品位,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努力使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

坚持产城融合,大力开创城乡一体新局面。湘江新区既涵盖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也包括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有基础、有条件、有必要在推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为全省发挥更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将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着眼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更加突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树立全局产业发展理念,按照“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思路和“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的要求,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坚持“龙头”、“苗头”一起抓,“种子”、“大树”一起育,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坚持以规划、交通、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治理、公共服务为重点,着力抓好一批交通、能源、信息、水利、公共服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高湘江新区的产业集聚度和综合承载能力。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加快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构建就学、就医、就业、社保、文化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素平等交换、产业互补发展、环境协同治理,走出一条符合实际、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新路子。

大潮起湘江,乘风济沧海。今天的湘江新区,风帆已启、风头正劲、风光无限!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中央周围,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努力实现新的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占据核心位置,创新发展贯穿整个新发展理念。如何科学认识和把握创新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有力武器。

创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造性运用。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和重要概念,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揭示了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科学理念。创新发展理念运用时代语言,生动、客观、深刻地揭示了事物运动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事物总是处于矛盾运动中,其基本方向是从量变转化为质变。创新发展遵循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强调从量变到质变、从渐进到突变,又从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新的渐进到新的突变,以至无穷。这种创新发展、辩证否定,正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唯物辩证的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肯定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新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

创新发展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发展是有规律的。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和行动,不会得到应有的、合乎规律的效果。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创新发展的思想基础,是对事物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人们只能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和正确运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更不能否定规律。自然界的发展有自然规律,人类只有科学认识并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的发展有经济规律,只有遵循经济规律,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否则就会阻碍和破坏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也是如此。创新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适应自然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破除不符合规律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符合客观规律。

创新发展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保障。创新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但它并不 ……此处隐藏2263个字……民,包括全社会成员,要保证每个人都能通过适当方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对象包括各种自然资源、物质文化产品、宜居环境、和谐氛围等。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通过每个人以多种方式分享各种资源、产品和服务来实现的。现阶段不同社会成员分享发展成果的方式存在差异,分享水平不可能完全相等,但是这种差异应当保持适度。现在虽然收入差距比较大,但全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富裕阶层和中等收入群体人数不断增加,同过去相比离共同富裕目标不是远了,而是近了。当然,实现共同富裕依然任重道远,今后要进一步拓宽致富渠道,规范致富方式,加强和改进收入调节,让先富更好地带动共富。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5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绿色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放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共享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必须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基础研究,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加强人才培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加强规划引领,加强政策协同,加强资源配置,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社会治理,加快构建系统完整、功能完备、协同高效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绿色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能源结构、交通出行、城乡建设等方面的绿色转型。要加强生态保护,加强环境治理,加强资源节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开放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要坚持开放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对外开放,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构建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国内市场为基础、双向互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共享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共享发展,推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强社会保障,加强民生改善,加强社会治理,加快构建全面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6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提出“五大新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真谛,即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新发展理念遵循经济规律,按照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的趋势,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坚持以创新、开放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努力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自觉遵守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对发展的刚性约束,绝不使发展逾越生态红线、打破生态平衡;强调在维护绿水青山中打造金山银山,实现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发展理念遵循社会规律,按照包容性发展的基本要求,以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致力于让大家共同享有自己创造的福利,实现共同建设、共享发展。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永葆和谐稳定,内需潜能才能充分释放,发展动力才能更加充沛,发展势头才能更加强劲。

面对“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我们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些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人民群众既是主体,又是受益者;共享发展,则鲜明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因此,新发展理念一经提出,就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必将通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创造新的人间奇迹。

创新发展理念科学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潮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保障;协调发展理念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强调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回应人们从“求温饱”到“求环保”的新期待,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保障;开放发展理念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和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新形势,强调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提供外部动力和良好国际环境支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内涵。总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变化和发展新形势提出的创新理念,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五大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五大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面临的新发展形势、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此种现象之所以频繁发生,就是决策程序缺乏科学设计、决策偏离地方发展规律、决策后果没有责任追溯密切相关。君不见,有的领导上任伊始,便要拼政绩、树形象,抓招商引资常走“捷径”。尤其是一些“三拍型”(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领导干部,将个人的主观意愿凌驾于组织之上,不懂规划,不懂经济,不遵循发展规律,盲目仓促上项目,导致不少引进的企业“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甚至是“幼年夭折”“中年退休”。为了片面追求gdp,而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为了追求所谓招商引资的“政绩”,而不惜违背规律、逆势而动,甚至冲破政策红线;为了短期利益,而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等弊政着实令人心疼。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如果一些地方还在“速度情结”驱动下,“搞强刺激、踩大油门、换挡不调速”,就难免出“事故”,它所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刺激出来的“高速度”也会昙花一现。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充分尊重经济步入新常态这一客观现实,既理性面对增速换挡,坚持区间调控,保持“平常心”,又顺应新常态下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坚持定向调控,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持“进取心”,才能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民生改善、就业充分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发展。一句话,我们要的发展,必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就是“速度+质量=效益”的发展结果。

十八届五中全会落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将成为引领“十三五”发展的最大亮点,接下来就需要自上而下、上下联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共同做好“落实”这篇大文章了。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