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查报告

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5-07-02 06:42:32
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编10篇

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编10篇

在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一、 大学生读书现状分析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对优秀的书籍推崇备至。毋庸置疑,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历届白宫主人无不嗜书如命,而且大都从学生时代就养成读书的习惯。

就我们自身而言,十二年寒窗苦读换来了一张大学通行证,十二载书山攀登赢得了人生的半块虎符。这是莘莘学子们走过的求学之路。那么走进大学校园后的大学生们的读书现状又是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本院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做了一份读书类别的调查。在整个读书过程中调查发现:文学著作及报刊杂志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由于学习需要,学科辅导书在学生中也是比较受欢迎的,而遭遇冷门的则是政治法律、哲学及军事科学等。

这些书本的选择是学生知识阅读单调的体现,在一个如此丰富多彩的时代,学生阅读的书本选择却缺乏多元化,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大学生读书现状原因分析

(一)学科影响,读书“功利化”

在此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中文系中外名著以及与各种考证相关的参考书是比较受欢迎的,而谈到中外名著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首学科的性质及老师要求使然,就我们所知,中文系的的许多课程,例如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都需要阅读很多作家的小说,课上老师也会要求或者介绍一些作家的作品。考试以及学习需要,作为中文系的我们或多或少的会选择中外名著,而如果我们调查的是历史系的阅读书籍情况,毋庸置疑的当属历史文化类占主导位置。其二各种考证,考研使然,就我们所知,不论哪个系,哪个学生,大学都要拿到英语四级,计算机一级,普通话的证书才可以毕业,所以各种证书的参考书成了我们的宠儿。中文专业的学生考研的占多数,而考研的学科分支中的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古代文学又是选择的热门,这几科的考试需要较深的文学功底,所以我们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会朝着“功利化”发展。

(二)兴趣驱动,读书选择化

这次的调查中,除了学科影响,造成功利化的想象严重,其次就是兴趣造成的个性化选择,男生就对关于历史文化,以及军事文化的书籍比较感兴趣,而女生则对名著,以及报刊杂志情有独钟,这是男女兴趣差异的驱动,造成书籍选择的不同,在生活里我们就能发现男生比较喜欢篮球,军事的节目,而这些是女生不感兴趣的,男女生选择书籍与其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这样就造成了读书具有选择化的。

三、解决方法

  (一)拓宽阅读途径,激发阅读兴趣

图书馆是人类积聚知识的宝库,是传播、交流知识和信息的中心,是大学生求知的第二课堂。图书馆在学生中的作用之大毋庸置疑,同时我们学院的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情况是比较好的。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重要性是愈来愈重要,同学们应当有效利用手中的资源,在网上搜寻有效的读书渠道,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在利用网络时恰当的控制时间和内容,合理的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自己服务;学校也应当完善学校网络数据库的形式引学生有效利用数字资源,要积极发挥校园网的功能,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目录,为大学生读者提供集成化的阅读信息检索服务,同时提供便捷及时地网络阅读导航,在校园网上实现书目导读,把那些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优秀书籍推荐给大学生,有意识地对大学生的读书方向给予引导,避免大学生盲目浏览,节约其时间,提高其阅读效果。而对于手机阅读,我们也应当看到其中的好处,由于手机的便携性,方便随时随地阅读,其实只要阅读内容积极健康,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阅读方法。此外,随着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经典著作被翻拍成电影或是电视剧,同学们进行有选择性的观看也是一种间接的阅读方法,影视剧的生动性能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也能巩固我们对书中内容的印象。当然,作为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生活费有一定的支配和规划能力,每个月从生活费中拿出一部分来购买书籍也是一种理所应当的阅读手段。

  (二)加强硬件设施,创建良好环境

学校是学生读书的天堂。大学生大部分的读书时间都是在校园内,因此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因此,我建议:首先,对于学校图书馆,应及时添加新的书籍,增加图书的数量和类别,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增加图书馆中的座位数,尽量让想在读书馆阅读的同学能找到座位;加强图书的馆的管理,做到书随人走,杜绝占位却不学习的现象;同时学校应设立电子阅览室,方便学生查阅书籍。其次,学校应多开展关于读书的活动,如读书交流活动,读书月,评选“学校读书之星”等。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虽然读了一些书,但很多都是浅读,看完之后并不能深刻的理解,另外我们还发现很多同学并不喜欢读书,不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因此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聚集喜欢读书的同学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和读书体会,加深对喜欢的书的理解,同时也能带动和鼓励平常不喜欢读书的人,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体会读书所带来的快乐。再者,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做一个有文明有素质的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如读书馆、自习室读书时,每个人都应该有主人翁的意识,不大声喧哗,保持卫生,为读书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图书出版方面应该把握正确的文化方向,做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出版人。经济效益不是出版人的唯一追求,对此,出版人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为一时的经济利益所左右,通过了解市场,了解读者,出版有利于引导正确价值观的书籍,同时,图书的价格也应当合理,不要让学生们为价格望而却步。

  (三)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我知道大家都想学习一点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因此大多数同学会选择专业、考试类和小说类等书籍来阅读,因为这些书可能很快显示出效果或者读起来比较有意思,学以致用这没有错,但为什么学了都一定要有立竿见影的成效呢我们对待阅读不要太功利,只注重读书对自己的现时作用,却不懂得厚积薄发,读书卷书才能行万里路的道理,因此,要建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压力,各方面的诱惑也很多,在生活中保持一块心灵的净土。因此,我们每天都要让自己读书,哪怕是一篇优秀的文章,一首好诗,或者只是读一句话,只要养成习惯,阅读就会为你展开一个新的天地。我们也知道,大学,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时期,是增加知识的储备,提高自身修养的关键时期,而读书是学生大学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社会生存能力的提升。社会现在需要的是十字型人才,需要综合素质整体都高的大学生。因 ……此处隐藏21608个字……这也许是源于星座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人文色彩以及文科类的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长久以来形成的专业敏感度,对这样带有神秘色彩的新文化的偏爱。相对的理科类和艺术类的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关注度就要偏低一些。

“你第一次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星座的?”在这一个问题中[13],有16.5%的大学生通过电视广播第一次了解星座,有19.3%的大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第一次了解星座,有37.4%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手机第一次了解星座,有15.4%的大学生通过亲人朋友第一次了解星座,有

7%的大学生通过包装卡片第一次了解星座,有4.4%的大学生通过其他方式第一次了解星座。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对星座文化的传播渠道进行一个大致的概括:星座文化的传播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可能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阶段还尚未停止。大多数人在中学阶段及其以前就已经知道星座,接触渠道主要是期刊、书籍、周围朋友、电视(动画片)等,但是大多停留在肤浅认知的程度,仅是知道有星座这样一个东西的存在,这是一个相对来说被动接触的过程。在这些人中会有一部分人对星座显示出比较浓厚的兴趣,他们会主动去寻求星座知识,开始主要是通过期刊和书籍,以及周围朋友,网络出现后,基本上是依靠网络来了解星座知识,网络成为首选的也是最重要的星座文化传播渠道。不管是被动接触还是主动寻求,期刊书籍都发挥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周围朋友的影响也自始至终存在,电视仅在被动接触时起作用,在主动寻求时退出了舞台并让位于网络。

“你相信用星座知识对人进行各方面的分析吗?”在这一个问题中[xx],有6.3%的大学生相信,有51.6%的大学生不相信,有42.1%的大学生相信部分。“你觉得星座的各项描述与你个人实际情况相符合吗?”在这一个问题中[15],有62.5%大学生认为与个人的基本情况基本符合,有0.6%大学生认为完全符合,有36.9%大学生认为不符合。基于这两个问题的结果统计并结合我们的分析,我认为星座是提取了大部分人的共性,并且夹杂许多模棱两可的言语,在人们机器需要得到心理共鸣时正好迎合了大家的心理需求,所以还是有些大学生选择相信也有将近一般的大学生选择相信部分。我们不能因为星座里说今天某某星座运气指数很低,就什么任务都不敢接手,做什么事都没信心担心不能成功,或者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今天星座运势说自己运气好,就不付出努力想不劳而获取得成功。对于星座运势发布的信息,我们要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我们仅仅只能把它当作一种娱乐消遣的工具,而不能让其左右我们的工作、生活、交往等。

“你关注星座的哪一方面内容?”在这一个问题中[16],有7.2%的大学生关注亲情,有15.2%的大学生关注友情,有19.8%的大学生关注爱情,有28.1%的大学生关注性格,有xx.6%的大学生关注运势,有4.9%的大学生关注速配,有10.2%的大学生关注其他内容。星座之所以能引起在校大学生的广泛兴趣,就在于它包含的信息五花八门,并且这些信息会涉及到性格、爱情、友情,亲情运势,速配等方面。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关注的前三个对象分别为性格、爱情和友情。大学生时常会分析自己所属星座描述的性格特点与自身是否相符,给自己造成一些心理暗示。另外,恋爱已成为大学生之间的热门话题,但大学生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因此,当他们遇到恋爱问题时,他们会从星座预测和解读中寻求答案。

“你认为星座中有值得你学习的东西吗?”在这一个问题中[17],有18.6%的大学生认为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有21.1%的大学生认为没有,有60.3%的大学生认为有部分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们还是比较注重星座的,也会从星座中学习,听取星座运势的指导或者借鉴一下星座的指导,但是这样就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取舍的问题。因为星座文化中不免有些事不适合个人实际情况的内容,盲目的学习是非常不理智的。 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大学生对星座文化有自己的理解,他们虽然兴趣极大,但也能摆正星座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所以整个社会有必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但却没有必要为此过于忧虑。

第二,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习惯取于从网络获取信息,人际和群体传播对他们而言也是比较有效的,针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宣传,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和计划。

第三,大学生中间会有一些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多与流行或时尚相关,学术界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的研究,以便透过这些文化更好地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 第四,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历程,对于心理发展而言也是如此,所以大学教

育应该针对这个群体的心理特点,给他们普及相应的知识教育,比如开设心理学课程等,帮助他们科学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第五,大学教育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实际,开设相关的课程,或者设立相应的机构,帮助他们解决在求职、情感、健康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

结尾:

综上所述,大学生正处在一个需要引导的时期,其社会地位的临时性决定了我们处在“角色混淆”的阶段,我们对未来感到迷茫,对自身和社会充满了各个方面的困惑。而“星座预测”则正好符合了我们在这个时期的特殊的心理需求。康德曾经说过:“我一定要给信仰留一块地盘”,这种心理上的需求是人人都会有的,只是在个人一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同罢了。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爱情、工作等各个方面均还是个未知数,我们特有的好奇、追求新事物的行为也会在“星座预测”中找到其合理的解释。但我们大学生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辩证理性地看待星座文化,要借助科学发展与理性观念的树立,自觉有效地进行信息的筛选,而不是抛开科学,迷恋地无选择地崇拜。要相信命运是由自己主宰的,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要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要相信科学。

附录一

[1] [美]沃纳·塞佛林等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xx年1月,P230。

[2] [美]沃纳·塞佛林等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xx年1月,P237。

[3]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P184—190。

[4] [美]E· Aronson著,侯玉波译:《社会心理学》(第五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年8月,P215~225。

[5]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P537。

[6] 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重庆出版社,20xx年11月,第240-241页。

[7] 沈杰:《青少年“时尚消费”现象调查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xx年第2期。

[8] 陶国富:《大学生社会心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第199页。

[9] 朱羽君:《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现代传播》20xx年第1期。

[10] 陶国富:《大学生社会心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第330页。

《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编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