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说课稿(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说课稿1各位领导、评委们好!
现针对小学语文考点来说说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经络。
一、 学科特点
在我国近年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力求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现代意识和综合意识,为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二、知识重点及教法与学法分析
1、字
生活中,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由一个个字组成的,而字又是由每一个音节组成,小学阶段要认识3500字,声母与韵母也是小学阶段的重点。
教法:语文是一门非常灵活的学科。语文博大精深,语文知识也普遍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这些有趣的语文知识。所以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完全明白。当然语文的教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板,视不同类型的学生而定:针对低年段的学生,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有趣的图片或者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学习认字。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利用联想法来学习识字。
学法:多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字,多开口读,当然较好的学法就是和身边的同学进行识字比赛的方法认识字。
2、词
词是由字升华而成的。在小学阶段,词语搭配也是一个知识点,对不同类型的词语灵活运用到不同的语境中则是重点。
教法:对于词的学习,可以这样教学:让学生就老师给出的一个字进行组词,看谁组的多,分组比赛,获胜者可以考其他同学,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更灵活的掌握词语。
学法:低年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将同一类型的词语归类,然后做成一个卡片收集起来,然后每天拿出来看看,试着去回忆,这样可以识记不同的词。
3、句 句子的运用
句子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升学考试题中经常会出现:病句的修改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与作用、关联词的运用、
教法:对于句子的教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高低可以灵活变换教法,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故事穿插将句子的知识点渗透在故事当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此知识点感兴趣,而且也可以形象的接受该知识点。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将句子的知识点运用到一篇文章中,这样即可以让学生容易接受,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这样在以后的考试中也就不再认为是一个难点了。另外,学生可以将不同的句子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常用的场面,让学生判断,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列举,这样可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此部分知识。
学法:学生该如何学习这一块知识呢?学生可以准备一个本子,专门用来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句子的知识点,从生活中选取材料,试着考身边的同学或自己,看自己是否完全掌握了。
4、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小学阶段中,记叙文与说明文是主要的考点,而记叙文又可以分为:写人、记事、状物、写景阅读。阅读理解中,要重点掌握:理解词语或句子,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结合文章的中心,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感想这几类题目,充分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阅读理解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方面是需要下一定的功夫才可以让学生完全掌握。方法一:通过将不同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技巧进行归纳,给学生讲解的时候尽量结合有趣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容易掌握。方法二:拿学生自己写的作文来分析,因为学生自己写的作文自己会很有感触,感情很深,而且思路也较清晰,所以这样可以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会更容易。
学法:学生可以将看的每一个故事或者看的每一个现象试着用语言表达出其中的内容。这样可以锻炼归纳主要内容。也可以将每种类型的阅读理解进行归纳,或者画一个自己可以理解的结构图进一步加以巩固知识。
5、写作
作文是对语文知识的运用的一个升华。写作在小学阶段是一个必考的知识点。能用自己的话连贯地,有条理地,深刻地描述一件事或自己的感想,以致构成一篇健康,有营养的作文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的。
教法:针对写作这一块,我会首先: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定时看一篇课外阅读或优秀作文,积累优美的词语或优美的排比句、比喻句和拟人句。不定时的给自己压力让自己养成积累的习惯。其次:教学生学会写创新的作文开头与结尾。例如:开头可以用一些优美的排比句或比喻句,利用首尾呼应的方法。最后:教学生在审题正确的前提下利用创新的写作格式。例如:并列式,递进式,总分总式等。
学法:学生对写作感到比较困难,所以在学习写作的时候,可以对身边常见的现象用自己的话叙述一遍,试着将一件事叙述清楚。或者可以首先模仿优秀范文的写作方法,然后再慢慢的形成自己能掌握的方法,多去想象,思考,联想身边的事物。
三、总结
通过以上的讲解,大概对小学语文知识点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了。语文的学习是灵活的,不需要有固定的教法和学法,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习惯和方法是最重要的,所以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相信只要用心付出,找对方法了,一定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的!
小学语文说课稿2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欢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诗歌,本诗共两句8行,写的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这篇课文应该完成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其中包括本课的5个生字);(2)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准每个字的读音;(3)能够背诵课文,感悟欢庆气氛。
2、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2)展开想象,能为课文配上一幅插图。
3、情感目标。通过“读”“悟”“画”“说”等方式,对祖国母亲产生深深的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二、说教法 ……此处隐藏27439个字……,学生思考“我是谁、我怎样”的问题,简单交流一下。
5、找出其他表现丑小鸭自卑的句子或词语,进行赏析。
师小结: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把头低低的垂到水面上),他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是一只美天鹅,永远只会活在自卑的世界里。看来自卑是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啊!不自卑就是要自信,可过于自信就是自负,看看成熟的白天鹅吧,他怎样教诲我们。(板书:不自卑、不骄傲)
6、如果你就是那只白天鹅,你在回忆自己丑小鸭时期时,你会有怎样的感慨?
(三)延伸拓展
1、用一句名言或精辟的话把丑小鸭变成天鹅的过程的感受表达出来。(谈启示)
生:逆境更能出人才;
爱拼才会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分别讨论其概括是否恰当?
2、迁移阅读:《动物学校》、《老鹰和小鸡》、《寻找内心的奇迹》
学生谈读后感受
3、总结(认识自我名言小结)
师结束语:最后就让我以希腊神托所上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人啊,认识你自己”不自卑、不自负,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正确认识自我,走好人生第一步吧!
(四)、板书设计:
丑小鸭 → 白天鹅
(认识自我,不自卑,不骄傲)
平凡 → 成功
小学语文说课稿15《荷花》是省编义务教材第6册第6单元的第2篇课文。它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文分两部分,第1部分(1~3)自然段,直接赞美了荷花的清香、形状、姿势。第2部分(第5自然段)通过想象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
本单元训练重点是:读懂一段话,初步学会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说自然段主要意思。这是在第2单元“读懂总起分述的一段话”、第5单元“读懂用并列关系写的一段话”和第5单元“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基础上,对段的阅读理解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从而为四、五年级概括逻辑段段意打下基础。通过前一篇课文教学,学生初步学会用这一句式概括段意。《荷花》则对此进行复习、巩固。
根据本课以上特点,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语文基础知识方面: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0个新词语意思。培养学生能力方面:1.能概括1、3、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能背诵2、4自然段。思想感情方面:了解荷花的美丽,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为了顺利达成目标,我分2课时进行教学:第1课时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生字新词和1至3自然段。第2课时学习4、5自然段,背诵2、4自然段,总结全文。
下面,我着重讲第1课时的教学。
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生字,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等词语意思;2.学习1—3自然段,能用“谁”、“怎么样”或“干什么”的句式说说1、3自然段主要意思。3.能有感情朗读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
教学重点:概括1、3自然段主要意思,感受荷花的美。
教学难点:感受荷花的美。
说教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主要教法:
1.图文对照法:“图”是客观事物的描绘,“文”是语言文字对客观事物的记载。具体的画面内容,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本文可利用《荷花》插图,帮助学生学词、学句、理解、想象。
2.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
学法:
1.读写结合法:读是吸收,写是表达。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推敲,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设计
我是紧扣“美”字进行设计的: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荷花》插图,请学生谈谈有关荷花的知识和看荷花的感受,唤起对荷花美的回忆,谈话后揭示课题。
2.揭示目标。课始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听录音以后思考:荷花美在哪里?课文怎样写荷花的美?
(2)划出生字新词。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并当堂反馈矫正。
三、细读第二段
以“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学习,这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学生最感兴趣,所以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这一段教学的着力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感受、想象荷花的美,并能有滋有味地读出美。
出示投影,指名1个学生做。其余学生在作业纸上填写这段的总起句和具体写荷花三句话中的重点词。在利用投影进行反馈矫正后,抓住具体写荷花的三句话,进行教学。这样先学后导,导练结合,有利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三句话的教学我分三步走:1.让学生在挂图上批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2.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并拿它与课文原句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3、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在教学完这三句话后,引导学生抓住写荷花特点的词语教学写荷叶的句子,通过看图,指导有感情读,想象一池荷叶长势之美。而“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进行教学的,教师在挂图上直观演示后,让学生给“冒”字换个词,理解“冒”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从“冒”字你体会到什么?紧接着又抓住“冒”练习有感情朗读。
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想象相应画面。
四、学习第三段
在第二段读出美的基础上。第三段的着力点是根据有关句子想象美、表达美,使美感进一步深化。
1.出示投影:看图想象,写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__。(1)小小组讨论,再写下来;(2)指名说,集体评议。
课文中没有对“姿势”进行具体描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学生想象力。又对第二自然段总分写法进行迁移,训练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可谓一举三得。
2.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两句话。
3.要求学生轻声读这一段,出示“白荷花____,”要求补充完整,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以“作者为什么会去看荷花呢?”这一问题导入第一自然段学习。这一段较简单,只有2句话,所以只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后,用“谁”、“怎么样”或“干什么”的句式说说这一段主要意思,从而落实本单元训练重点。
六、总结全文
引导学生从学法、课文内容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七、测试
通过测试练习,当堂反馈、矫正,能够减少学生学习中的误积累,使学生真正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