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初一生物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生物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生物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 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二教材 总体分析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三、教材总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四、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
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 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五、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周次、教学内容
1、(9.3-9.7)概要生物学什么?
2、(9.10-9.14)第一章生命的世界,形形色色的生物
3、(9.17-9.21)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4、(9.24-9.29)第二章 探索生命,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10.1-10.7)国庆放假
6、(10.8-10.12)第三章 细胞,实验:显微镜使用,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7、(10.15-10.19)第三章 细胞 ,细胞生命活动单位,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
8、(10.22-10.26)第四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分化成组织 ,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9、(10.29-11.2)期中复习
10、(11.5-11.9)期中考试期中评卷
11、(11.12-11.16)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光合作用
12、(11.19-11.23)第五章 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 呼吸作用
13、(11.26-11.30)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吸收作用和蒸腾作用14、(12.3-12.7)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运输作用
15、(12.10-12.14)第六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16、(12.17-12.21)第六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营养器官的生长
17、(12.24-12.28)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生活生殖器官的生长
18、(12.31-1.4)第七 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19、(1.7-1.26 ) 复习
初一生物教学计划2一、学生现有学习情况分析:
通过上期的生物教学,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有较大的改善,具备一定的学习技能,对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其中有一批学习较优秀的学生,需要加强指导和培训,可望取得突出的成绩。但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后进面还较大,实验和学习的习惯较差,应对这些学生多关心、多指导、多督促,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抓紧教学落实,力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内容分析
根据新的课改要求与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本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从第一章“人的'由来”到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共七章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其中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而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是社会讨论和考试的热点。通过教学改革落实“双基”,发展能力,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和观念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学资源应该是教学中有利于教学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因素,同时也包括一些学生等的非智力因素、老师的道德修养、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有效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我们的有效教学,提高我们教学的效果,也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生物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过程中,不管运用什么方法,唯一的目的是为了教学,为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应多利用互联网络、图书资料、影音文件等多充实生物课堂,让课堂变得高效
四、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通过生物的学习,掌握生物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生态观,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生物课标要求标和教材内容,搞好教学设计,抓好教学落实,每月一次月考(单元测试),每周一套练习并及时抽查登记反馈调整。
2、坚持启发式教学,正确处理好“双主”关系,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互动,追求和谐,注重师生交流与信息反馈,给学生的学习创造好条件和学习氛围。
3、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此处隐藏14054个字……改革计划为工作指导,切实加强备课组内教师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课堂教学品位,进一步解放教师的思想压力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特制定如下计划。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只有一个单元,共七个章节,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应当使学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与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了解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关联着,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等技能和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认同科学研究是一贯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观点出现。启迪学生进一步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三、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任教的班级有初一年级的3~~8班6个班。初一的学生刚刚实现角色的转换,面对新的课程他们有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是教学中需要加以利用的。但同时面对新的课程他们没有准备,对新增加的诸多课程有些茫然,所以本期的'重点是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着重指导学习方法。
四、教学措施:
1.加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利用课程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启迪我们无尽的教学智慧。
2、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先要全面厘定单元的教学目标,再具体分解到各个章和各个节中去。要特别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重视跨学科或泛学科的技能、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素养的培养;
3、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认真组织好各次探究活动,注重学法指导。
5、认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6、加强训练,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学习小组,并加强合作学习指导。
五、个人成长:
1、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其它科学文化知识,不获取新知识和新信息,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
2、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研教改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经常和他们交流经验,按时参加本组的集体备课。
初一生物教学计划15一、指导思想:
生物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深化创新教育,优化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验教学目的:
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三、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方面:
初中生物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2、学生方面:
学生是实验探究教学的主体,要想有效地实施实验探究教学,就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何况为此,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提供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机会,如变演示实验为学生课堂实验,并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探究。
3、实验条件方面:
我校也高度重视生物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其他相关情况:
保证实验课的时间
四、实验教学计划:
周次
实验名称
性质
器材及数量
1观察校园植物的生存环境
实践
1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探究
四株同种生长状况相仿的幼苗
2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探究
干湿温度计、计时器
3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试验
显微镜、载波片、擦镜纸、纱布
3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
探究
金鱼、鱼网、温度计、大烧杯、冰块、热水
4调查校园生态系统
调查
记录本、笔
5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
试验
馒头、鸡蛋清、花生、菜油、碘酒、烧杯、滤纸、载波片、玻棒
6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
试验
花生、温度计、锥形瓶、解剖针、酒精灯、铁架台、三脚架等
7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探究
猪的小肠、解剖剪、镊子、放大镜、培养皿
8唾液消化作用
演示试验
烧杯、试管、温度计、淀粉、热水、试管夹、滴管、碘酒。
9胆汁参与消化作用
演示试验
试管、烧杯、滴管、动物胆囊
10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探究
天竺葵、黑纸片、回形针、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滴管、火柴
11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探究
通上
12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
试验
锥形瓶、青菜、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营养液、蒸馏水
13分析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试验
酒精灯、火柴、载波片
14观察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
试验
萝卜、浓盐水、烧杯、镊子、
15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试验
锥形瓶、塑料袋、橡皮管、菠菜、澄清的石灰水
16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热量
探究
保温瓶、种子、棉花、温度计
17观察人体的呼吸系统
演示试验
呼吸系统的模型
18模拟胸部呼吸运动
试验
胸部呼吸的装置
19分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含量
试验
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装置
20测定肺活量
试验
肺活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