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学计划

二年级教学计划

时间:2025-08-10 13:06:34
二年级教学计划

二年级教学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以下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

3、以文化为主线(单元主题)。

4、加强实践与创造。

一年级上册共编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重点内容)。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律师改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

二、学段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具体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用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

2、听长短音。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

4、聆听进行曲、舞曲、儿歌不同风格并作出相应。

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乐器片段,初步感受风格。

(二)表现

1、歌唱的正确姿势。

2、每学年背唱4、6首歌曲。

3、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作简单的律动、歌表演。

5、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三)创造

1、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歌词的创作活动。

3、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乐于与他人参与音乐活动。

2、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3、声音与生活的探索。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遵循听觉规律,突出学科特点。

4、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5、改革评价机制。

五、教学进程安排


主题


周次


课时


第一课


问声好


1、2



第二课


时间的歌


2、3



第三课


童话故事


4、5、6(国庆)



第四课


跳起舞


7、8



第五课


愉快的劳动


9、10



第六课


小动物的歌


11、12


4(机动)


第七课


音乐会


13、14



第八课


生活多快乐


15、16



第九课


美丽的动物


16、17



第十课


新年好


17、18



游戏宫



19



评价



20


2


二年级教学计划2

一、本班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男生:19 人 女生:30 人 合计:49 人

2、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本班班级纪律较好。

以前学习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一般较为巩固,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作画时初步养成了爱观察的习惯,对于物体形象有一定的目测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对于绘画、手工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表现。

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一年级的水平。

3、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愉快的学习当中来,都能认真积极主动地参与,认真观察,并大胆想象,并运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绘画自己的感受并按照自己的喜好涂上漂亮的颜色。

4、班中优生情况

尤诗姻、许小妮、陈瑜、王巧巧等同学都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认真观察、积极讨论、大胆发挥想象,大胆绘画主题内容并根据个人喜好填色。接受能力好的同学也能积极主动的帮助其他同学,从而达到共同协助,共同进步的目的`。

5、班中后进生情况

有少数同学接受能力较慢,没能及时准确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绘画时胆子较小,生怕自己画不好或画坏,没敢大胆动笔绘画,但是在老师的指导及鼓励下都能执笔描绘。

二、 本学科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此处隐藏14798个字…….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经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此刻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资料,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当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本事和逻辑思维本事。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本事和解答应用题的本事,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资料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简便,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教学进度表

(略)

二年级教学计划14

一、教学总目标

通过各学段的学习,不断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

二、教学内容要求

(一)感知与欣赏

了解最基本的音乐表现要素,初步感受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和音色在音乐情绪的表达中所起的作用。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观看儿童剧、戏剧小品、动画片时能识别主要人物,知道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特点及其直接含义,并能简单讲述故事大意。观看舞蹈,能有感应性的体态律动反应。

(二)创造与表现

知道演唱、演奏是音乐表现的基本形式,尝试用歌声和简单的乐器演奏,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感受不同的音响效果,激发表现欲和创造力。在参与演唱、演奏和游戏性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承担角色,能自信地表演,并学会相互合作,体验表演的乐趣。

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的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舞蹈活动或舞蹈表演。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的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舞蹈活动或舞蹈表演。

(三)反思与评价

注意倾听他人的演唱,乐于用简单的语言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愿意在同学面前表演,在大家的鼓励下,建立起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在舞蹈和戏剧游戏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仪态、言语和行为的美。

三、本学期总课时数

36课时

二年级教学计划15

I.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数与代数

在等分多个对象的活动中,理解“剩余”现象,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定律。掌握余数除法的商法,能以垂直形式计算余数除法。

通过学习工具的操作了解千,了解百与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构成,能够读写千以内的数字,比较数字的大小。能够口头加减百,加十,减百,简单地估计和确定数字的大小在千以内。

在两位数加减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的书面计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能进行相关估算和验算。

经历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书面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了算法,能口头计算整数十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无需进位,可以估计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积的范围。

空间和图形:

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了解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地区。其他七个方向可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和北方向识别。能够使用位置词清楚地描述物体的位置,理解并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结合生活情况了解角度,了解角度有顶点和边,并直观地比较角度的大小。对直角有初步了解,了解角度有顶点和边,并直观地比较角度的大小。对直角有初步了解,能用直角判断锐角和钝角。

了解测量活动中的分米和毫米,了解分米、毫米和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将正确选择长度单位来测量和表示对象的'长度,并在长度单位之间进行简单转换。

统计和概率:

通过统计活动的过程,同一组数据将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了解填写表格和跟踪框是表示统计结果的方法,并将使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确定、关联和预测。

2.数学思维。

通过理解千以内的数字,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字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我们在特定情况下把握数字相对大小之间关系的能力。通过对口头计算、书面计算和估算数据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方法和技能的理解,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解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培养数字意识。在探索和发现数字、计算和平面图形的一些简单规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比较、归纳、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发展符号意识。

在具体问题情况下,进一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通过简单的实际调查和数据整理活动,我们可以进一步积累收集整理数据的经验,体验分类方法的多样性,更客观地了解统计结果,从而形成统计观念。

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推理能力,学会有序清晰地表达自我思考。

3.解决问题。

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从日常生活、问题情境和各种数学现象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尝试从不同角度和方法分析问题,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评价。在与同行的合作交流中,体验合作的好处,提高参与合作交流的主动性。

4.情绪和态度。

从现实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材料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进取性,增强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思维的价值和魅力。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主动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做出调整。

II。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编排了10单元教材。在“数与代数”,先教带余数的除法,然后教学生理解一千以内的数字,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结合计算,讲授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空间与图形”领域讲授分米、毫米、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及简单路线图,直观理解角度(包括直角、锐角、钝角)。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别进行计算。整本教科书都安排了二次实践活动。测量方向是一项操作活动。用指南针测量学校里各个方向的风景和物体,“你能跳多远?”这是一项主题活动,使用统计方法研究各种形式的跳跃。以下是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二年级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