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教学计划范文合集10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教学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计划 篇1教学目标:
1、在学习烹制家常饭菜活动中,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烹调技能,能够制作简单的家常便饭,为以后自食其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指导孩子积极动手制作美食的过程中,培养智障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提高学生适应家庭、社会生活的能力。
3、通过烹饪活动,补偿和矫正智障学生的身心缺陷,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促进智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4、在学习切菜、买菜、购物等活动中,培养智障学生做事认真、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培养分工合作的意识。
5、在练习买菜,学习算账活动中,促使学生感知觉和动作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增进智障学生和周围人员的交往,培养交际能力,促进语言的发展。
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1——4周炒青菜
实施要求:
1、认识常见的青菜,能认识名称,练习择菜、洗菜,重点进行炒菜的训练。
2、带领学生学习买菜,调动学生对烹饪的热情,鼓励平时多加练习。
3、掌握常见青菜的烹饪方法,学会炒菠菜、上海青、油麦菜、生菜四种青菜。
第二单元5——10周炒肉菜
实施要求:
1、认识猪肉的大概种类,认识肉丝、肉片、五花肉等。
2、认识烹饪过程中用到的各种调料——粉芡、料酒、大料等。
3、掌握炒肉丝、肉片的基本炒制方法。
4、学习烹制肉丝炒蒜台、肉丝炒芹菜、肉片炒青椒三种菜肴。
第三单元11——12周冷拼的综合练习
实施要求:
1、带学生到菜场学习购买蔬菜和调味品,学习挑选所需材料。
2、认识凉拌菜的所用的常见材料黄瓜、芹菜、粉丝、莲菜、豆角等。
3、掌握凉拌菜的基本做法,知道放入哪些调料。
4、学习将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蔬菜进行冷拼,摆出一定的造型。
第四单元13周鸡蛋炒米饭
实施要求:
1、认识鸡蛋炒米饭中所需要的材料和调料用品。
2、掌握鸡蛋炒米饭的制作方法,学会烹饪鸡蛋炒米饭。
第五单元14周豆腐蛋花汤
实施要求:
1、认识做汤所用的基本材料和调料。
2、掌握豆腐蛋花汤的基本做法。
3、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一份鸡蛋汤。
具体安排:
1
炒青菜——菠菜
2
炒青菜——生菜
3
炒青菜——油麦菜
4
炒青菜——上海青
5
肉丝炒蒜苔(1)
6
肉丝炒蒜苔(2)
7
肉丝炒芹菜(1)
8
肉丝炒芹菜(2)
9
肉丝炒青椒(1)
10
肉丝炒青椒(2)
11
冷拼综合练习(一)
12
冷拼综合练习(二)
13
鸡蛋炒米饭
14
豆腐蛋花汤
拍棉衣洗雪人
戴皮球堆雪仗
穿帽子打手帕
五、找朋友。
六、选字填空。
上大习土干友文手
()豆早()洗()()明
()风学()饼()朋()
七、用“√”在()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1)我们用(香皂、护肤霜)洗手。
(2)我用(牙刷、毛巾)洗脸。
(3)吃东西时不(坐好、走动)。
(4)天冷了,我们要戴好(围巾、棉鞋)。
(5)同学们在雪地里玩得真(快活、活动)。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吃(),要(),不()声,不走动;
细细嚼,慢慢咽,文明用餐记()。
(2)这是()的学校。三年级一班是个()。我
爱我们的(),我爱()的学校。
(3)我们的教室()大()亮。
九、说一说。
1、照样子,练习说话。
文具盒里有铅笔,有橡皮,还有尺子。
教室里有,有,还有。
2、看图说话。
早上,在里。
教学计划 篇2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样的幼儿教育活动,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适应改革的需要,克服困难,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家长、为社区服务。
二、工作目标
1、抓队伍建设,促综合素质提高
2、抓特色研究,促办园声誉提高
3、抓班级管理,促保教质量提高
三、主要工作
(一)抓队伍建设,促综合素质提高
1、加强师德修养,树立良好形象。各班利用宣传栏以书面形式向家长、幼儿展示本班的“服务承诺”,自觉的接受家长的监督。每日以“今天你努力了吗?今天你微笑了吗?今天你蹲下和孩子谈心了吗?今天你和家长交流了吗?”来反思自己的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形象服务于家长,服务于幼儿。
2、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素养。本学期在业务学习中,除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外,将针对《幼儿教育》中的“每月话题”,组织教师讨论,并发表意见,撰写心得,鼓励投稿。另外,坚持“教育笔记”的撰写,引导教师用《纲要》理念去分析教育现象,反思教学行为。
3、落实保教分层管理,提高一日活动质效。
(1)根据按需施培的原则,对教师进行小菜单式的速成培训。具体制订培训征询表,如青年教师绘画培训、教师电脑操作及课件制作培训。
(2)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互动式提高教师观察、分析、评价等综合能力,从而促进
教师专业化发展。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上1次汇报课。班主任、骨干教师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园长、保教主任继续加强随堂听课,争取能对每一教师进行指导。
(3)各类资料的批阅时间采取定期检查、抽查相结合,自送与抽检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各类资料的撰写质量。
(4) 加强对保育工作的检查、督促,加强跟班指导,定期召开保育员工作例会,学习保育业务知识、卫生保健常识,不断提高保育员的业务素质。
(二)、抓班级管理,促保教质量提高
加强班级工作的管理力度。强化班主任的管理意识,提高班 ……此处隐藏9152个字……也相对比较随意,缺乏针对性,未能从当前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从而导致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效果并不是很显著;而对于实践性相对较强的课程,不管是课程内容方面,还是授课时数层面都与普通高校无异。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这在很大程度限制学生技能的培养。经济类高职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事实上学校在这方面的教学比较落后,对于实践性内容的安排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较差,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无法更好地体现出个人价值。教材内容的设置与安排也未能达到最新的教学要求,这些因素困扰经济类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安排,必须从思想上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并且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优化经济类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有效对策
1.按照需求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
经济类高职教育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社会培养他们所需的技能人才,所以教学计划的安排也要围绕于此展开,以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培养为主,设置相应的主干课程,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在教学计划中,主干课程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关键要素,所以教学计划的设置以突出职业教育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职业技能。根据相关要求,职业教育基础课程需要包含在所有学科之中,不能过于重视理论教学部分,按照教学实际要求,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课程相互融合,增加实践操作内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特别是重点培养学生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时,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极强操作性的学科,同时是资格证书中所需要的内容,这样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能获得极大的进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计划中,要选择教与训相结合的教学课程目标设置,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经济类高职教育需要将经济课程与实训课程放在一起来培养。专业课主要是让学生对专业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有所了解,并且也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经济知识进行账务处理。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之后如果不及时进行实践操作的话,很容易对其中一些概念知识或者计算方法等混淆,因此在教完理论课程之后,教师还要对学生开展实训教学。在实训过程中,学校为学生所选择的实训软件必须要与企业的经济岗位要求保持一致高度,进而让学生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2.优化教育改革,结合教学方式及手段
经济类高职教育主要是突出经济类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其教学的重点内容应当以经济类型的学校为主,结合教材及教学内容与手段,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而对于这种类型的教材而言,其需要突出基础性,筛选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学科内容,还有相应的基本概念等等,要做到通俗易懂,而且实用够用。在实践上,学生需要掌握学科的科学性与先进性,融入更多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部分,加入成功成熟的职业经验,然后配套电子课件,更好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针对那些实践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内容,制作课件的内容必须要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对教学内容具有足够的兴趣。而针对经济类课程来说,不仅要加入先进的理论知识内容,同时还需要融入实训内容,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还要有不同个性的学习特点,开设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形成多样化的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类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极大的优势,能够获取学生不同的学习反馈,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效果,继而总结课程自身的难易程度,由此可以将商业项目模拟化,或是设计项目趣味化,这样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高职课程的针对性,使其具有实际操作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组织编写一批优秀试验教材,新增教学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所以,在经济类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安排中,可以将教材建设与教学手段及方式进行整合,将教育的技能特点凸显出来。高校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实训教材,将“教”与“学”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甚至有所创新,为学生学习好相关知识打基础。
3.吸收先进的经验
从现阶段的趋势分析,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们的职业教育开始相对较早,我国相较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可以从发达国家汲取丰富的经验及成果,并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酌情引用。例如:德国“双元制”,这类职业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职业学校内,学生接受理论知识,学习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其二,在企业之中,学生接受职业技能教育,这样就有效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这样的职业教育制度具有极好的推广前景,而且能够吸收更多的职业教育理念及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必然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模拟公司是根据上述双元制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其经营方式和正常的公司操作一致,所有的业务流程都是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模拟正常的交易,所有的操作都是需要真实操作。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显现出自身的优势性,能够有效融合教学内容,并且其与学生的职业目标相吻合,如此学生在校期间就累积非常丰富的知识,真正推动经济类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安排能够更为科学与合理化。从长远角度分析,培养社会所需的经济类人才是高校教学的宗旨,所以在人才培养乃至教学计划的安排上都要以实际要求为准,积极调研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实际需求,并且拟定恰当的教学计划与措施,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元化的人才。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基于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合理安排为前提要素。
4.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的计划安排
通过让学生动手演练,学生们慢慢学会使用各种软件以及硬件设备,同时也能掌握不少专业知识,例如财务计算方面的技巧。与此同时,在经济类高职教育教学计划中,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进而提升学生们的职业素养。学校需要为学生建立仿真实训室,在实验室中模拟真實的经济环境。同时,在实验室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拥有一台电脑,学生能够利用电脑来学习财务金融等方面的课程知识。同时,学生通过自己实践去模拟学习,这样一来往往要比传统学习过程中一味“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类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安排对最终的教学效果影响极大,因而需要对这部分内容给予极高的关注度,在开展教学计划时需要分析当前教学安排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应对。文章简要阐述了经济类高职教育教学计划安排存在的问题,然后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水平,优化经济类高职教育教学的整体成效。
【参考文献】
[1]申琦.“国际经济贸易”教育教学实训实践体系建设探索--以高职院校为例[J].当代经济,20xx(24):118-119.
[2]陈飞飞,王爱文,张芳贤,莫运襟.区域经济特色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J].市场研究,20xx(11):63-65.
[3]赵延霞.基于服务区域经济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27(06):73-74.